走进乡村四年级作文
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,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,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,让自己的心静下来,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,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进乡村四年级作文,欢迎大家分享。
走进乡村四年级作文1
美丽的景色,好玩的趣事,因为这些,我来到了乡村。
乡村的春天,有桃花,油菜花;映山红等一些花,其中我最喜欢桃花。粉红色的,五片花瓣自然就是桃花了。爸爸指着桃花说:“你看,这是桃花,桃花一般有五六片花瓣。代表着爱。”乡村的桃花真美啊!
乡村的夏天,有荷叶,荷花;池塘边的知了等,我最喜欢的是荷花。因为你想,现在荷花还没有开,如果荷花开了;不就里面会有莲子,想想都要流口水了。我喜欢乡村的荷花。
乡村的秋天,有柚子,枫叶;稻田等,我尤其喜欢的是柚子。柚子还没成熟还没成熟的时候它的颜色是浅绿色的,藏在树叶里不太显眼,柚子熟透了的时候它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。微风吹起树叶,露出一个个胖娃娃。乡村的柚子是甜美的。
柚子,可吃又可玩。可以吃,爸爸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,在树上打柚子,我在下面接。爸爸打了第一个下来,可没想到,只听见一声“砰;”我的脸上有一个柚子的印子,原来我接的时候,柚子“跳”到了我的脸上。第2个接的很好……
好玩,坏了的柚子可以当篮球,可以当足球,也可以当垒球。我喜欢把柚子当垒球玩。第一次三米,第2次五米;第三次八米……
乡村的冬天,可以打雪仗,堆雪人;打鱼等,我最喜欢打雪仗。我记得有一次两个男生对我和一个女生,我们的脸上像被子弹射中了一样。雪是冷的,我们却玩得热火朝天……乡村的打雪仗是有趣的。
乡村是美好的。世界上不是缺少美,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
走进乡村四年级作文2
在我见过的乡村风光中,奶奶家所在的西山村是最美的。那里的空气清新,那里的天空格外湛蓝,那里的阳光明媚,那里的景色也迷人。
清晨,当天空还在朦胧中的'时候,家里养的大公鸡亮开了自己的好嗓门,催我起床。我睁开睡惺惺的小眼睛,听见窗外的小鸟儿在歌唱,它们三个结伴,五个结队地叽叽喳喳,像在聊天。我仿佛听见远处小河的叮叮冬冬的声音。推开窗户,清新的空气冲了进来,直沁肺腑。春风吹来,远处小山的鲜花开了,飘来了鸟语和花香,蝴蝶也在田间阡陌翩翩起舞。
中午,天空万里无云,有种“暖风吹得游人醉”的感觉。有些大人忙了半天累了睡午觉,但是我和邻居、表弟、妹妹在家门的闾巷踢足球,踩自行车,一个个精神抖擞地玩得不亦乐乎。我们你追我赶,似乎要战上三百六十回合。玩着玩着,一个个手脚都累了,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,但依然是笑呵呵地不知有多快乐。
黄昏,干完一天农活的人们,有的拿着锄头,有的拿着拉车,有的提着菜篮子,有的嘴里哼着小曲,大家都满载而归。此时我不禁地想起了《乡村四月》中的诗句:“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”抬头一望,天空的晚霞还是个活跃的儿童,他歪着脸,千姿百态,瞧,一只小狗正在汪汪地叫……
夜晚,美丽的月儿好像一位风姿绰约的大美人给大地洒满一片银灰,照亮大地,让乡村的人们能看清乡间的路,找到回家的方向。我和奶奶,还有爸爸妈妈,妹妹一家人晚饭后跑到田野上燃放烟花,瞧,烟花在夜空中盛放的样子,就像钻石似的闪耀整个夜空,多么美丽耀眼呀。
乡村生活如诗,令人向住;乡村风景如画,绚丽多彩。乡村岁月如歌,优美动听。奶奶家的西山村,让我恋恋不舍,流连忘返。
走进乡村四年级作文3
在一个炎热而快乐的暑假,我校与柳湖小学的师生在乾西乡湖头村大礼堂一起开展“校村结对双堂双进”的实践教育活动。我们在张大伯的带领下来到湖头村的文化大礼堂进行参观。
首先我们走进了农作具纪念馆,那里有旧年代用棕片缝制的雨衣蓑笠,扇稻谷的风车,灌溉农田的水渠,耕地的耙和犁,捕鱼的鱼篓等农耕文化用品。我对风车很好奇,不知道是怎么扇稻谷的。爸爸对我说:“先把稻谷倒进去,然后慢慢摇这个把手,轻的稻谷飘走,重的稻谷垂直落下从下面的出口滑落到竹筐里。”我点了点头。旁边还有:马桶、梳妆盒、饭蒸、陶罐……看着这些不再使用的用具用品,我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法屋。屋内挂满了书法和水墨画,这些都是村民书写和绘画的。我们还亲眼目睹一位老前辈写的书法,他的字笔力劲挺、龙飞凤舞,真是酣畅潇洒。写的是“毕竟西湖六月中”,我们都拍手叫好。还有墙上的孔雀牡丹图、荷叶图、梅花图等,都是画得惟妙惟肖、清新淡雅!让我看到村民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流传。
我们还来到了青少年图书馆、诗词屋。诗词屋里面摆放着游客参观后写下的诗词,真是优美!张大伯说他们村还要建设两堂七廊,传播文明!
张大伯最后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村五水共治后的成果。就在礼堂后面有一个湖,以前里面有三潭映月,所以叫“小西湖”。听张大伯说以前是垃圾渠,水是臭臭的,是劣五类水。经过治理成了干净的“小西湖”,水也变成了三类水。湖边还有三棵自然生长的参天大树,已有二百多年了,呈现出一幅美丽的风景!
虽然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这次活动,却让我学到了知识,开拓了视野,见识了传统文化艺术,欣赏到了乡村的美丽!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多么的重要!
版权声明
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章仅供学习观摩,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@rediffmail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5033.cn/xiaoxue/sinjzw/2016-12-31 081818/469661.html